科研医疗

中共德江县人民医院总支委员会到中共黔北工委旧址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2018-04-14 08:43:00宣教科

中共德江县人民医院总支委员会到中共黔北工委旧址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踏寻红色遗迹,激发爱国热情。410日,中共德江县人民医院总支委员会组织党员代表,前往位于德江县平原镇的中共黔北工委旧址开展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党员活动日”活动,全院不值班的党员代表30余人参加活动。


向纪念碑献花篮

在院长张永红,院党总支书记、专职纪检员向中毫、副院长赵国兵的带领下,院行政支部、内科支部、外科支部、医技支部的党员代表,向黔北工委旧址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重温了入党誓词,参观了黔北工委陈列馆、燎原洞、爱国教育楼及观看了中共黔北工委历史记录片。此次活动得到了平原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平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用,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牟连权亲自到现场为党员同志们讲解。


活动现场

党员同志们认真倾听那一段段艰难、激情的历史事件以及张立、宋至平、先仲虞等同志革命事迹,通过瞻仰先烈们事迹图片、实物及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在深切表达缅怀之情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呕心沥血的丰功伟绩,感受革命先辈们在贵州浴血奋战,开辟红色热土,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和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陈用(左二)陪同观看纪录片

张永红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方式对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对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学好党的历史,增进思想认同。学好历史、以史为鉴,是每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二是有利于汲取政治营养,补好精神之钙。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纵观我们党的历史,无数先驱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杰出贡献,就是始终坚定崇高信念。三是有利于接受传统教育,强化使命意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的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观看纪录片

张永红强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我们不仅要为拥有光荣革命传统而骄傲自豪,更要为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而不懈努力。新形势下,历史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命任务深入拓展,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更重要的就是要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让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牟连权解说

向中毫强调,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那不变的“红色基因”,不仅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精神的归宿,更是赓续未来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一定要坚持知行统一,不仅要了解优良传统、笃信优良传统,更要自觉践行优良传统、光大优良传统,真正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医院优良传统的薪火传人。同时也希望全院党员干部以最优的言行、最佳的服务、最棒的技术为守护56万德江人民健康为使命,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为使命勤勉工作,当好新时代的德医传承人。


参观爱国教育楼

此次活动是一次追昔抚今,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激发了大家对工作的热情,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集体荣誉为上,内修自省,尽心履职,为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建成黔东北区域性医疗救治中心而不懈奋斗决心和信心。

活动最后还安排了部分党员同志前往平原镇卫生院开展座谈及义诊。


参观旧址


阅读碑文


整理花篮

编后语:

中共黔北工委简介:中共黔北工委是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下,194712月经中共川东临委批准,19481月转移到贵州省德江县平原十字关成立,19492月经中共中央上海局华南分局批准中共贵州省工委成立后,在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中,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德江周边地区辐射,先后深入发动群众,组织了多项革命运动,成立了多个进步组织与游击武装。先后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黔东北游击队”、“湄潭游击队”以及郎岱、关岭、晴隆游击队武装。举行了松桃、湄潭和郎岱多次武装暴动。中共黔北工委成立后,在中共川东临委和中共贵州省工委的领导下,恢复了中共湄潭县工委,建立了中共松桃冷水支部、中共道真支部和中共正安支部,并与中共思南总支取得联系。发展了共产党员,培养一批进步青年,先后深入到德江、松桃、湄潭、凤冈、贵阳、遵义、毕节、郎岱、铜仁、雷山等地深入发动群众,组织了“兵运”、“抗丁”、“抗粮”、 “抗税”、“农运”和“学运”等多项革命运动,并成立了“翻身会”、“农协会”、“齐心会”、“同心会”和“民青同盟”等多个群众进步组织与游击武装,建立了10万人以上的根据地。配合解放军入黔过境,接管国民党政权。为贵州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谱写了中华民族史上的壮丽篇章。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