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铜仁日报】立足新起点迈出新步伐

2014-03-06 09:14:03

立足新起点 迈出新步伐
——透过德江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背后看发展力量
 
杨桦 张杰 本报记者杨树洁
 
 
    
 
    
 
    
 
    
    2014年2月24日,对于德江县人民医院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该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及三级综合医院认定。
    该院率先在全市创建县级三级综合医院,这标志着,该院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从2011年到2013年,3年时间,德江县人民医院的嬗变有目共睹:业务收入从不足6000万元到破亿;从曾受诟病到获得省级“群众最满意的医疗机构”、“全省十佳服务窗口”等称号;从人才流失到引进人才……嬗变的德江县人民医院,踏上了新的征程!三级综合医院的认定,对于德江县人民医院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发展,永无止境。该院沿着县委、县政府的发展主线,全力打造“黔东北医疗救治中心”,是下一个目标。
    放眼全市各区县,德江县人民医院,无疑是一家充满无限魅力的县级医院!透过该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一家医院,在发展进程中取得佳绩,与全院上下的拼搏、付出和奋斗不可分开。
    “幸福院长”背后的民生大事
    2月24日下午5点正,德江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五楼会议室坐无虚席。
    省卫生厅专家组历时近两小时,对该院二甲复审及三级综合医院认定反馈梳理完毕后,宣布该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及三级综合医院认定。
    掌声雷动。在场的德医人,齐刷刷站立起来,百感交集。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的认定,这意味着,德医人有足够的理由骄傲:全市率先通过三级综合医院的县级医院,他们是主人。
    诚然,德医人深知,能够顺利通过认定,与县委、县政府对医疗卫生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在当天的反馈会上,省卫生厅领导这样对该院院长杨定光说:“你是最幸福的院长,因为,德江县人民医院发展的背后,有县委、县政府对民生重视的力量支撑。”一组数据,足以显现德江县对医疗卫生投入的恢宏手笔:2013年,德江县全年民生支出17.99亿元,比上年净增3.97亿元,支出比重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28%。而在医疗卫生这块上,该县2013年支出2.93亿元,占预算的140.21%,比上年同期增长35.86%。
    与此形成的良好效应的例子,比比皆是。该县钱家乡平安村大竹园组村民张月胜,2013年11月24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做肝癌手术,共花去9.81万元医疗费用,治病不但花掉了他所有的“血汗钱”,还让他背上了一屁股债,债务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最后,为他掀翻“债务大山”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他得到了7.84万元的医疗费补偿。
    正是有了该县近年来切实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摆上重要位置,牢牢把握民生财政的投入导向,确保新增财力重点向民生倾斜,着力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杨定光领导下的德江县人民医院,才能够意气风发挖掘潜能。
    如此看来,省卫生厅领导称杨定光为“幸福院长”,并非玩笑。
    一个专家的见证
    70多岁了,仍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这就是德江县人民医院专家周英教授。
    2月24日的反馈会上,周英被安排坐在前排。听到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在会上念到自己的名字,并表达出尊敬之意时,周英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德江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的认定时,他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德医人中的一员,霍地站立起来,使劲鼓掌。
    没有人怀疑周英的掌声是附和之声。这个年逾七旬的老人,拒绝高薪,离开省城的家,来到偏僻的县城,为一家县级医院发挥余热,只为了山区医疗卫生的发展。
    周英没有令德江县人民医院失望,工作一年余,由他指导研究的“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成人高血压现状调查研究”,“贵州省德江县土家族乡代谢综合征现状的调查研究”获2013年度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立项。
    在德江县人民医院,周英见证了医院的求才如渴。2012年,周英从省人民医院退休后,德江县人民医院的主要领导先后三次到贵阳,请他去德江工作。本报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工作了几十年,从没看到有哪一家医院的领导,为了医院的发展几次三番相请。从他们情真意切的话语中,我强烈感受到他们对人才的渴求。”“医院要发展,人才是根本。”该院院长杨定光说,“周教授能以德江县人民医院为家,以德江县的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是医院的福气,更是德江人民的幸运。”回顾2013年,该院在人才培养及科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加大新技术新项目开发力度,完善新技术、新项目和科研成果激励机制,调动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科技含量,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医院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是继续实施“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去年共选派18名业务骨干到省人民医院、贵阳医学院附院、遵义医学院、上海儿童医院进修学习,派出短期学习78人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40余    人次。邀请外来专家专题讲座12次,指导手术10例,示范性教学查房12次,疑难病例讨论6次,会诊6次,遵医附院帮扶专家9人。去年,新招录了25名专业技术人员,调入18人,通过县人才领导小组引进9人,自主引进具有执业资格的高年资医师12人,自主招聘本科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4人,自主招聘有执业资格护士94人,执业医师考试通过10人,为打造品牌医院、建立重点专科,推动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院科组织低年资医务人员集中学习,科室内部讲座,院内疑难病讨论,浓厚的学习氛围业已形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是该院成功举办贵州省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防治讲习班”,是贵州省唯一一家县级医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去年,该院荣获省厅科研立项2项,市科技局科研立项1项。
    今年,该院拟引进、招录、调入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50人。规范管理教学实习任务,提高带教老师的理论技能水平,吸纳大量大中专学生到医院生产实习。
    一束鲜花背后的温暖
    、能够记住一个人的生日,并在生日这天,送上祝福,这对于一个职工来说,温暖的感觉实实在在。
    德江县人民医院的职工,就有如此待遇。该院各科室职工每到生日这天,就会收到一条祝福短信和院领导班子代表亲自送的一束鲜花。这样的细节,体现了医院的人性关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杨定光院长深知,一个企业要发展,团队精神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凝聚一个团队的力量,才能创新医院的发展。
    心与心的距离靠近,融洽、和谐的气氛弥漫在德江县人民医院。本报记者在连续三年对该院关注采访中了解到,近三年来,该院无内部职工内讧、斗气事件发生。
    该院在注重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亦注重医院的文化建设。
    近年来,该院在强化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今年初,本报记者在该院外科采访,看到一个病人上厕所不方便,走在过道的一个护士主动跑过去,帮病人拎输液瓶,送病人到厕所。“不管我们属于哪一个科室,所护理的病人是谁,只要遇到有病人需要帮助,我们就会主动服务。”采访中,多位护士这样对记者说。
    在该院的门诊大楼一楼,记者看到,各个窗口的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还有专门的导医人员陪同患者看病。近年来,该院在落实医患沟通制度方面工作开展扎实。不仅优化了服务流程,简化了办事环节,还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并且检查结果报告限时出具,设计的服务标识准确、连贯,提升了医院服务水平。
    该院去年还积极参加了市卫生局组织的“5.12”国际护士节演讲赛,举办了“一问三治五心”教育活动演讲比赛,同时还参加主管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演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此外,该院成立医院工会,推行职代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并解决了全院合同制员工的社会保险问题。新成立了外联部,加强医院外宣工作,收集社会对医院的建议意见,找准问题,落实整改。每周一次讲课,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服务理念、感恩教育、人文关怀,爱院思想教育及关怀病人教育,逐步引导职工以主人翁精神和高度责任感服务患者,建设医院。
    以自律驱动医院健康发展
    阳光之于万物,是生存之本,也是成长之基。一家医院要成长,必须是沐浴在阳光之下,做到自律、进取、自省。
    在德江县人民医院看来,医院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不仅在于医院领导者的睿智远见,不仅在于医院严于自律,不仅在于医院坚持自我完善,不仅在于    医院对患者、对人才、对职工的尊重,更重要在于,医院让这一切都在阳光下运行。
    2013年,德江县人民医院收到感谢信65封,锦旗17面,匾牌5个、退还红包20950元,好人好事89件,拒收红包50多次,病人满意度为95.4%。对8名工作人员兑现了“零宽容”,在全院予以通报批评,并处罚金。
    透过以上数字,不难看出,该院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去年以来,该院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坚决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力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该院制定了《医德医风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德医风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办公。
    此外,还建立反腐倡廉预警机制,实行领导干部风险评估和廉洁承诺,并签订责任状。实施窗口教育,增强文明行医、廉洁行医的紧迫感。严格零投诉、零宽容,强势促进医德医风根本好转。
    该院党支部围绕加强党组织建设任务,着力抓好党组织制度建设,明确了“活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结合业务工作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议事规则、民主生活、服务群众等制度,党支部建立了“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员民主评议、组织生活等制度。
    一系列制度的有力执行,确保该院以自律驱动医院健康发展。
    医疗安全放首位,为德江发展“保驾护航”
    确保群众享受安全、放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德江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是德江县人民医院的责任担当。
    该院从九个方面狠抓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工作。
    一是严抓病历质量。去年,该院组织开展病历书写规范专题讲座2次,受训人员达300余人,提高临床医师病历书写能力。质控科坚持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全院门诊病历、在位病历和终末病历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及时反馈到各临床科室,通过整改,病历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并把质控与科室绩效挂钩,严格兑现奖惩。
    二是继续加强核心制度落实,确保核心制度落实到位,不断提高核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三是积极与帮扶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疗专家联系,争取技术支持和管理帮扶,去年,该院邀请院际会诊3次,由遵医附院医务处组织专家对医院等级医院深度复核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圆满完成上级各项医疗质量检查,完成市卫生局组织的医疗质量交叉检查及各项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四是组织开展医患纠纷和医疗不良事件点评2次,针对工作缺陷查找问题,研究分析解决办法,未发生医方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五是开展全院性疑难病例讨论12次,集中优势技术为病患解除痛苦。
    六是开展输血安全大检查6次,对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输血安全核查等方面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七是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药事管理委员会等会议,临床医技联席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八是积极做好人才准备和学科发展规划,完成了妇科、肝胆外科、骨科、神经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的分科工作,成立肿瘤介入科,改扩建了康复科,规范设置了新生儿科
    九是加强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规范申报程序,严格讨论制度,严把审批考核关,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使新技术得到顺利开展和应用,全年开展新技术8项。
    在以利益为导向的当下,德江县人民医院凝心聚力,始终在阳光下图发展的坚持难能可贵。如今,三级综合医院的认定,对于德江县人民医院来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发展,永无止境。沿着县委、县政府的发展主线,全力打造“黔东北医疗救治中心”,是该院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编辑:张杰)